產品分類
-
實驗室儀器
按功能分
- 提供實驗環(huán)境的設備
- 分離樣品并處理設備
- 對樣品前處理的設備
- 處理實驗器材的設備
- 保存實驗樣品用設備
- 計量儀器
- 培養(yǎng)孵育設備
- 基礎通用設備
- 通用分析儀器
- 樣品結果分析
- 1. CO2培養(yǎng)箱
- 2. 動物細胞培養(yǎng)罐
- 3. 封口用
- 4. 發(fā)芽箱
- 5. 孵育器
- 6. 發(fā)酵罐
- 7. 恒溫槽、低溫槽
- 8. 恒溫恒濕
- 9. 培養(yǎng)箱
- 10. 培養(yǎng)架
- 11. 人工氣候箱
- 12. 水浴、油浴、金屬浴
- 13. 搖床
- 14. 厭氧微需氧細胞培養(yǎng)設備
- 1. 比色計
- 2. 測厚儀
- 3. 光度計
- 4. 光譜儀
- 5. 光化學反應儀
- 6. 電參數(shù)分析儀
- 7. 檢驗分析類儀器
- 8. 瀝青檢測
- 9. 酶標儀洗板機
- 10. 凝膠凈化系統(tǒng)
- 11. 氣質聯(lián)用儀
- 12. 氣體發(fā)生裝置
- 13. 水份測定儀
- 14. 色譜類
- 15. 水質分析、電化學儀
- 16. 石油、化工產品分析儀
- 17. 實驗室管理軟件
- 18. 同位素檢測
- 19. 透視設備
- 20. 旋光儀
- 21. 濁度計
- 22. 折光儀
- 顯微鏡
- 電化學分析類
- 其他
按專業(yè)實驗室分- 化學合成
-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細胞工程類
-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病理設備
- 1.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1. 細胞分析儀
- 2. 細胞培養(yǎng)用品
- 3. 細胞融合、雜交
- 1.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層析設備
- 動物實驗設備
- 糧油檢測
- 生物類基礎儀器
- 植物土壤檢測
- 1. 動物呼吸機
- 2. 動物固定器
- 3. 仿生消化系統(tǒng)
- 1. 電泳(電源)儀、電泳槽
- 2. 分子雜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儀
- 5. 紫外儀、凝膠成像系統(tǒng)
- 藥物檢測分析
- 地質
- 紡織
- 分析儀器
- 農產品質量監(jiān)測
- 1.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
- 2. 農產品檢測試紙
- 3.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檢測儀
- 5.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
- 水產品質量安全
- 水產技術推廣
- 水生動物防疫
- 食品檢測實驗室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 計數(shù)儀
- 2. 水產品質安監(jiān)測
- 3. 水產品檢測試紙
- 4. 水產品檢測藥品
- 1. 快速檢測試劑盒
- 2. 肉類檢測儀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
- 4. 食品安全檢測箱
- 5.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
- 6.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
- 8. 相關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監(jiān)測
-
暫無數(shù)據(jù),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shù)據(jù),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shù)據(jù),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shù)據(jù),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shù)據(jù),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shù)據(jù),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熱銷品牌 - 工業(yè)儀器
- 戶外儀器
- 環(huán)境監(jiān)測
- 便攜式儀器
- 在線式儀器
碳強度考核首入地方政府考核項目
[2014/9/23]
今年將首次開展考核評估
根據(j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二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通知》的有關要求,發(fā)展改革委日前印發(fā)《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標責任考核評估辦法》,對各地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對落實各項目標責任進行評估。
我國已提出,到2015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
根據(jù)評估辦法,考核評估對象為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己藘热轂閱挝坏貐^(qū)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標完成情況,評估內容為任務與措施落實情況、基礎工作與能力建設落實情況等。
考核評估采用百分制評分法,滿分100分。考核評估結果劃分為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其中,“合格”的前提條件是單位地區(qū)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年度降低目標和累計進度目標均如期完成。未完成以上兩項指標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無論總分是否超出60分,考核評估結果均為不合格。
根據(jù)評估辦法,對考核評估結果為優(yōu)秀的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予以通報表揚,有關部門在相關項目安排上優(yōu)先予以考慮。考核評估結果為不合格的省級人民政府,要在考核評估結果公告后一個月內,向國務院做出書面報告,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對在考核評估工作中瞞報、謊報情況的地區(qū),予以通報批評。對因失職瀆職等整改不到位造成嚴重后果的,移交監(jiān)察機關依法依紀追究該地區(qū)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碳強度考核責任有待立法保障
根據(jù)《辦法》,考核工作采用年度考核評估和期末考核評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在考核評估期的每年下半年開展上年度考核,在考核評估期結束后的第二年下半年開展期末考核。
發(fā)改委指出,考核主要包括四個步驟。首先是地方自我評估,每年7月底之前將評估報告報給國務院,并抄送給發(fā)改委;其次是初步審核,發(fā)改委會同統(tǒng)計局、能源局、林業(yè)局組成考核評估工作組,對各地提交的自評估報告和相關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初步審核;第三為現(xiàn)場評價考核,考核評估工作組對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進行集中核查和重點抽查,劃定考核等級,形成綜合考核評估報告,并反饋意見;最后是考核結果審定與公布,發(fā)改委在每年10月底前將綜合考核評估報告上報國務院,經國務院審定后,向社會公告。
根據(jù)《辦法》,經國務院審定后的考核評估結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門,作為對各省級人民政府領導班子和相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如果考核不合格,地方政府要在考核評估結果公告后一個月內,向國務院做出書面報告,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并抄送發(fā)展改革委。
“碳減排考核結果納入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內容,對地方政府的領導干部有一定的約束力,但對相關領導干部的考核作用到底怎么體現(xiàn)有待組織部門的進一步細化,畢竟碳減排不同于節(jié)能或者減排工作,后者主要由一個部門主抓,而后者則牽涉到多個部門的配合和協(xié)調!敝袊缈圃撼鞘邪l(fā)展與環(huán)境研究所氣候變化經濟學研究室主任莊貴陽分析。
“《辦法》再加上之前發(fā)布的節(jié)能減排考核體系,我國已經初步形成兩大約束性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考核體系,應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辈聍杳糁赋。
在莊貴陽看來,相比節(jié)能減排體系,碳強度考核體系還未形成強有力的對地方政府的約束機制,比如根據(jù)新《環(huán)保法》,地方政府假如未完成減排任務,環(huán)保部可以對其實施區(qū)域限批!疤紡姸瓤己宿k法未來是否也可以考慮探索類似的手段?”
“節(jié)能和減排分別有《節(jié)能法》和《環(huán)保法》作為法律保障,而碳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法律依據(jù)目前明顯不足。”楊富強指出,建議發(fā)改委應該抓緊推進《氣候變化應對法》的起草。
單位GDP能耗下降難度加大
不過,碳強度下降并不意味著碳排放總量下降,實際上,未來碳排放強度下降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主要原因是,西方國家的主要碳排放是居民個人,而中國主要是工業(yè)。中國會采取各種措施加大工業(yè)的節(jié)能減排力度,但是隨著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水平,居民消費能力提高,個人的碳排放量也將增加。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何建坤在一次會議上指出,預計在2030年或者是2035年能夠使我們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達到峰值,在這個階段以后到2050年能源的需求仍將持續(xù)增加,但是這個增加速度比較緩慢,(中國)“主要依靠發(fā)展核能、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爭取化石能源的需求不再增加,從而使二氧化碳排放可以達到峰值并逐漸下降”。
解振華也指出,中國在1990-2005年單位GDP的能耗下降了47%,現(xiàn)在又決定在2005-2020年單位GDP碳強度要降低40-45%,提高能效、節(jié)能越往后越難。
比如說為了實現(xiàn)目標,最近三年關閉了很多鋼、鐵、焦炭、小火電、水泥等廠。把容易減排的、容易提高能效的都減排了,以后如果再在提高能效上下工夫就越來越難。“越往后節(jié)能、提高能效的困難會越大,所以現(xiàn)在我們的目標比過去好像指標上降低了一些,但是困難的程度會更大,付出的成本會更高!彼f。
據(jù)悉,碳排放指標的完成,與單位GDP能耗指標完成不完全同步。比如,如果多使用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或非化石能源,會導致能源消費總量增加,但是碳排放總量并不一定會增加。
根據(j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二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通知》的有關要求,發(fā)展改革委日前印發(fā)《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標責任考核評估辦法》,對各地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對落實各項目標責任進行評估。
我國已提出,到2015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
根據(jù)評估辦法,考核評估對象為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己藘热轂閱挝坏貐^(qū)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標完成情況,評估內容為任務與措施落實情況、基礎工作與能力建設落實情況等。
考核評估采用百分制評分法,滿分100分。考核評估結果劃分為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其中,“合格”的前提條件是單位地區(qū)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年度降低目標和累計進度目標均如期完成。未完成以上兩項指標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無論總分是否超出60分,考核評估結果均為不合格。
根據(jù)評估辦法,對考核評估結果為優(yōu)秀的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予以通報表揚,有關部門在相關項目安排上優(yōu)先予以考慮。考核評估結果為不合格的省級人民政府,要在考核評估結果公告后一個月內,向國務院做出書面報告,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對在考核評估工作中瞞報、謊報情況的地區(qū),予以通報批評。對因失職瀆職等整改不到位造成嚴重后果的,移交監(jiān)察機關依法依紀追究該地區(qū)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碳強度考核責任有待立法保障
根據(jù)《辦法》,考核工作采用年度考核評估和期末考核評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在考核評估期的每年下半年開展上年度考核,在考核評估期結束后的第二年下半年開展期末考核。
發(fā)改委指出,考核主要包括四個步驟。首先是地方自我評估,每年7月底之前將評估報告報給國務院,并抄送給發(fā)改委;其次是初步審核,發(fā)改委會同統(tǒng)計局、能源局、林業(yè)局組成考核評估工作組,對各地提交的自評估報告和相關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初步審核;第三為現(xiàn)場評價考核,考核評估工作組對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進行集中核查和重點抽查,劃定考核等級,形成綜合考核評估報告,并反饋意見;最后是考核結果審定與公布,發(fā)改委在每年10月底前將綜合考核評估報告上報國務院,經國務院審定后,向社會公告。
根據(jù)《辦法》,經國務院審定后的考核評估結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門,作為對各省級人民政府領導班子和相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如果考核不合格,地方政府要在考核評估結果公告后一個月內,向國務院做出書面報告,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并抄送發(fā)展改革委。
“碳減排考核結果納入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內容,對地方政府的領導干部有一定的約束力,但對相關領導干部的考核作用到底怎么體現(xiàn)有待組織部門的進一步細化,畢竟碳減排不同于節(jié)能或者減排工作,后者主要由一個部門主抓,而后者則牽涉到多個部門的配合和協(xié)調!敝袊缈圃撼鞘邪l(fā)展與環(huán)境研究所氣候變化經濟學研究室主任莊貴陽分析。
“《辦法》再加上之前發(fā)布的節(jié)能減排考核體系,我國已經初步形成兩大約束性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考核體系,應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辈聍杳糁赋。
在莊貴陽看來,相比節(jié)能減排體系,碳強度考核體系還未形成強有力的對地方政府的約束機制,比如根據(jù)新《環(huán)保法》,地方政府假如未完成減排任務,環(huán)保部可以對其實施區(qū)域限批!疤紡姸瓤己宿k法未來是否也可以考慮探索類似的手段?”
“節(jié)能和減排分別有《節(jié)能法》和《環(huán)保法》作為法律保障,而碳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法律依據(jù)目前明顯不足。”楊富強指出,建議發(fā)改委應該抓緊推進《氣候變化應對法》的起草。
單位GDP能耗下降難度加大
不過,碳強度下降并不意味著碳排放總量下降,實際上,未來碳排放強度下降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主要原因是,西方國家的主要碳排放是居民個人,而中國主要是工業(yè)。中國會采取各種措施加大工業(yè)的節(jié)能減排力度,但是隨著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水平,居民消費能力提高,個人的碳排放量也將增加。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何建坤在一次會議上指出,預計在2030年或者是2035年能夠使我們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達到峰值,在這個階段以后到2050年能源的需求仍將持續(xù)增加,但是這個增加速度比較緩慢,(中國)“主要依靠發(fā)展核能、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爭取化石能源的需求不再增加,從而使二氧化碳排放可以達到峰值并逐漸下降”。
解振華也指出,中國在1990-2005年單位GDP的能耗下降了47%,現(xiàn)在又決定在2005-2020年單位GDP碳強度要降低40-45%,提高能效、節(jié)能越往后越難。
比如說為了實現(xiàn)目標,最近三年關閉了很多鋼、鐵、焦炭、小火電、水泥等廠。把容易減排的、容易提高能效的都減排了,以后如果再在提高能效上下工夫就越來越難。“越往后節(jié)能、提高能效的困難會越大,所以現(xiàn)在我們的目標比過去好像指標上降低了一些,但是困難的程度會更大,付出的成本會更高!彼f。
據(jù)悉,碳排放指標的完成,與單位GDP能耗指標完成不完全同步。比如,如果多使用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或非化石能源,會導致能源消費總量增加,但是碳排放總量并不一定會增加。
下一篇:我國多地試點食品安全責任險